
時間:2019/6/12 15:41:09
來源:上海市普陀區洵陽路小學 選稿: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
科學和戲劇相遇
上海市普陀區洵陽路小學五年級的原創科普戲劇《達芬奇游戲》在大眼睛劇場閃亮登場,整臺戲劇著實讓人驚艷了一把!演出采用了“沉浸式戲劇”的元素展開,充滿互動性。臺上的小演員們帶領全場觀眾共同穿越到十五世紀的歐洲,經歷了一場充滿智力挑戰的游戲,一起幫助達芬奇解開了美第奇密碼。
達芬奇與米開朗基羅對話
解讀美第奇密碼符號
美第奇密碼解密互動
精彩的舞臺演繹,其背后的實質是什么呢?我們需要走進五年級的科學模塊課程一探究竟。
科普劇
結構
裝置
車輛
這個完整的創意是由“科普劇”“結構”“裝置”和“車輛”這四個模塊的138名同學共同完成的。
科普戲劇模塊中,孩子們研究達芬奇的生平,為他制作不同領域的“簡歷”。孩子們走進藝術場館,觀看達芬奇畫展,創作了工藝美術作品《帕諾瓦圣母》。在佳祺老師的指導下寫出了《達芬奇游戲》的劇本。
創作劇本
參觀畫展
科普戲劇學生作品
車輛、結構和裝置模塊的孩子們,則利用自己在課程中所學的知識、技能,為本次表演提供技術支持。
車輛模塊中,孩子們先對移動工具進行了深入地研究,然后又在黃老師的指導下把移動車拆分為底盤、動力和轉向三個部分依次進行設計與完善。最后舞臺上呈現出由孩子們親手設計的OMER移動車,這為表演增色不少。
OMER移動車
車的誕生來源于科學課
結構模塊中,孩子們在周老師的帶領下,用輕木條代替金屬支架制作成金字塔時鐘。木結構支架的負荷超出了它自身的重量,于是在曾老師的幫助下,孩子們逐步攻克了這個難關。最終金字塔時鐘成為了舞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炫目的金字塔時鐘
巧手制作時鐘結構
裝置模塊中,學生們嘗試制作一個能融于環境隱藏自己的活生生的機械生物,從繪制設計圖到選擇材料,從預算經費使用到收集材料,從制作到改進……學生們自主去研究工業設計、電學、機電學、力學、結構學、材料學等各方面的知識。在進行“支持科普戲劇舞臺表演的中期討論會”中,他們利用所學,為車輛模塊改進道具車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。
“中期論證會”創意無限
看似毫不相關的戲劇和科學,在共同的項目中相遇。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:“藝術和科學在山麓分手,最終又在頂峰匯聚。”也許,五年級孩子們所展示的課程成果,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。